对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第127号提案的答复函

类别:A

签发人:赵海斌


宝农函〔2024〕171号

市九三学社:

贵社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为进一步规范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巩固建设成果,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持久发挥效益,我市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实施“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管护机制,因地制宜、明确管护对象、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经费来源。

一是不断强化管护经费保障。市级农业农村、财政、发改部门在统筹用好省级管护资金的基础上,通过统筹土地出让收益、预算投入等渠道筹措管护经费。按照亩均不低于10元的标准,在省级配套基础上,市级按照亩均2元标准,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管护资金,县级财政补足剩余部分。同时,不断探索从集体经济收益中安排或在工程运行收益中按适当比例提取等形式,拓宽经费渠道,抓好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政策和管护资金的落实。

二是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我市出台《关于印发宝鸡市农田工程建后管护办法(试行)》等相关政策文件,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级管护制度,全市高标准农田工程管护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三是明确管护工作责任。我们将加快构建稳定的高标准农田管护保障机制,厘清各类主体责任,以明确各级政府,尤其是县及乡镇政府管护主体责任。县级人民政府对建后管护工作负总责,建立管护制度,出台管护办法,开展管护考核等抓总工作。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建后管护监管责任,建立日常管护工作制度、明确日常管护职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日常管护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引导和激励专业农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参与农田设施日常维护。

四是采取多种管护举措。在高标准农田管护上,我们正在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持续推进管护和监管机制创新。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常态化监管考评,建立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建设更加专业的高标准农田管护队伍,确保高标准农田能够实施真正管护。

贵社所提建议,对加强我市高标准农田管护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重点任务,更好地发挥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

 

                                                                        宝鸡市农业农村

                                                                           2024年8月5日

(联系人:李佩,电话:3262329)

来源:宝鸡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12-04 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