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地址:《宝鸡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3.健全完善信贷支持政策。强化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健全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监督考核和风险防控机制。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对稳粮增收作用大的高标准农田、先进装备、设施农业、加工流通贷款予以财政贴息支持。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优先贷款。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推行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市农业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金融办负责)
指 标 名 称 |
单 位 |
2017年 |
2020年 |
指标属性 |
一、农业结构调整 |
||||
粮食面积 |
万亩 |
487.15 |
480 |
预期性 |
小麦种植面积 |
万亩 |
275.8 |
280 |
预期性 |
玉米种植面积 |
万亩 |
182.1 |
170 |
预期性 |
小杂粮种植面积 |
万亩 |
28.5 |
30 |
预期性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万吨 |
142.9 |
135 |
预期性 |
果园面积 |
万亩 |
206.3 |
230 |
预期性 |
苹果种植面积 |
万亩 |
127.6 |
150 |
预期性 |
猕猴桃种植面积 |
万亩 |
60.7 |
65 |
预期性 |
蔬菜种植面积 |
万亩 |
95.2 |
100 |
预期性 |
设施蔬菜面积 |
万亩 |
27.5 |
28.7 |
预期性 |
水果产量 |
万吨 |
190 |
280 |
预期性 |
苹果产量 |
万吨 |
103 |
180 |
预期性 |
猕猴桃产量 |
万吨 |
65 |
85 |
预期性 |
蔬菜产量 |
万吨 |
196.5 |
200 |
预期性 |
设施蔬菜产量 |
万吨 |
84 |
90 |
预期性 |
猪存栏 |
万头 |
101.3 |
150 |
预期性 |
牛存栏 |
万头 |
46.8 |
70 |
预期性 |
其中:奶牛存栏 |
万头 |
18.1 |
25 |
预期性 |
羊存栏 |
万只 |
55.6 |
100 |
预期性 |
禽存栏 |
万只 |
929.4 |
2000 |
预期性 |
肉类产量 |
万吨 |
10.02 |
35 |
预期性 |
禽蛋产量 |
万吨 |
7.67 |
18 |
预期性 |
奶类产量 |
万吨 |
61.89 |
110 |
预期性 |
中蜂存栏 |
万群 |
17.3 |
50 |
预期性 |
指 标 名 称 |
单 位 |
2017年 |
2020年 |
指标属性 |
蜂蜜产量 |
吨 |
2636 |
15000 |
预期性 |
畜牧业产值占比 |
% |
33 |
50 |
预期性 |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 |
2.1:1 |
3:1 |
预期性 | |
二、质量效益 |
||||
农业增加值 |
亿元 |
183.96 |
307.11 |
预期性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普及率 |
% |
89 |
95 |
预期性 |
主要粮食品种良种覆盖率 |
% |
96 |
97 |
预期性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1209 |
16000 |
预期性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 |
98 |
98 |
预期性 |
畜禽养殖规模化率 |
% |
55 |
65 |
预期性 |
三、可持续发展 |
||||
耕地保有量 |
万亩 |
532.6 |
510.6 |
约束性 |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
% |
65 |
70 |
约束性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578 |
0.585 |
预期性 | |
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 |
% |
35 |
40 |
约束性 |
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 |
% |
38 |
40 |
约束性 |
农膜回收率 |
% |
58 |
60 |
预期性 |
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 |
73 |
90 |
预期性 |
四、技术装备 |
||||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
万亩 |
228.9 |
253 |
预期性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60 |
65 |
预期性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 |
77.1 |
90 |
预期性 |
农机总动力 |
万千瓦 |
241.4 |
310 |
预期性 |
五、新型经营主体 |
||||
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数占总农户比例 |
% |
15.43 |
40 |
预期性 |
规模以上龙头企业 |
个 |
274 |
300 |
预期性 |
职业农民数量 |
万人 |
0.74 |
1 |
预期性 |
工程
类别 |
工程名称 |
建 设 内 容 |
创新
强农 |
粮食综合生产 能力提升工程 |
开展集成增产技术模式攻关,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实施新增21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旱作农业示范、粮食高产创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耕地质量保护等项目。(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环保局、水利局负责) |
特色产业基地 建设工程 |
强力推进高端奶业、中蜂标准化规模养殖、优质饲草基地、矮砧苹果、优质猕猴桃、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重点实施百亿羊乳全产业链开发、蜂产业开发、畜禽良种繁育、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建设、优质饲草基地建设、40万亩矮砧苹果示范区建设、60万亩优质猕猴桃基地建设、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10万亩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建设等项目。(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负责) | |
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 |
围绕提升农机化水平,助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强化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重点实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丘陵山地机械化突破、农机新机具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深松整地、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等项目。(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负责) | |
现代种业工程 |
做大种业,健全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保存体系。重点实施农作物现代种业项目、万亩矮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西合药业秦艽地道珍贵天然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关中马、秦川肉牛、莎能奶山羊、布尔羊保种等项目。(市农业局、科技局、财政局负责) | |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联合协作,统筹整合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努力提升农业科技竞争力。重点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研发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产学研平台构建、新型农技服务体系构建、政府购买农技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协同示范建设等项目。(市农业局、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负责) | |
品牌塑造与市场开发工程 |
以公用品牌为统领、以企业品牌为核心,做亮宝鸡农业品牌,打造现代营销模式,建设农业市场预警体系,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产品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供销社负责) | |
现代农业园区 建设工程 |
扩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对已建园区实施以“治土、治水、治肥、治药、治添加剂”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为重点的品牌提升项目。按照“大园区承载、大企业引领、大加工支撑”的思路,以眉县、陇县等产业聚集度高的县区为重点,创新产业链,积极创建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负责) |
工程
类别 |
工程名称 |
建 设 内 容 |
协调
惠农 |
“十园百企千亿”工程 |
以提升农加比为方向,集中力量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提升已建6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水平,扩大园区数量,引进国内外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新建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工信局负责) |
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构建工程 |
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步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点实施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培育、百强社示范提升、农业产业化明星企业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等项目。(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负责) | |
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工程 |
改造升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物流体系。重点实施陕甘宁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宝鸡果品加工交易物流产业园区、农产品电商培育、“秦岭蜂蜜”产业整合及网络交易中心建设、陇县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建设等项目。(市发改委、农业局、财政局、工信局、商务局负责) | |
休闲农业推进工程 |
拓展农业多元功能,促进产业融合,引领社会消费。重点实施渭河两岸百里画廊休闲农业、金台区葡萄庄园、眉县葡萄酒庄园、凤县宏福农林休闲观光园、凤县江源农庄、万花山休闲养生农业示范园、郎坝风情园等项目。(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林业局、旅发委负责) | |
农业特色产业小镇培育工程 |
建设岐山国家农业公园、千阳南寨镇省级特色小镇、金台区斓翎溪谷、玉池公社、蜜蜂小镇、太白冰葡萄小镇,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体验区和田园综合体。(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旅发委负责) | |
绿色
兴农 |
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 |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改善村庄人居环境。重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化肥农药氮磷控源治理、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光伏农业助推等项目。(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农业局负责) |
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工程 |
在陇县、千阳、太白等生态条件好、污染程度低、产业聚集度高的县区,探索“3+1+1”(“三绿”+绿色旅游+绿色保护)发展路径,逐步形成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宝鸡特色的绿色农业发展新模式。(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环保局、相关县区政府负责) | |
农业生产安全 保障工程 |
实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防灾救灾体系建设等项目(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负责) | |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 |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发展 、农产品检测能力提升、农资监管能力提升等项目。(市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负责) |
来源:宝鸡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7-23 09:04